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结构分析一、教材安排: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加与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加减估算);2、购物(认识元、角、分,正确使用人民币);3、数一数与乘法(理解乘法含义);4、图形的变化(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和图形的平移、旋转现象);5、2~5的乘法口诀;6、测量(认识厘米和米);7、分一分与除法(体验平均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8、6~9的乘法口诀;9、除法体会除法的意义;总复习(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二、单元解析1、第一单元“加与减”。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2、第二单元“购物”。正确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的关系;认识元、角、分以及相互的关系。3、第三单元“分一分与乘法”。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4、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5、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在这
f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6、第六单元“测量”。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它们的关系,会简单的计算和测量,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7、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乘法口诀、除法教学难点:
f1、加与减应用题的学习。2、乘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