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政府之间实行的是国家监管与地方监管;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实行的是政府监管与企业管理。安全生产科技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政府引导推动、技术装备研发转化、专家智力支持、中介技术服务、企业业推广应用和技术标准转化等组成部分。安全生产目标指标体系我国安全生产的中长期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到2007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第二阶段:到2010年即“十一五”规划完成之际,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第三阶段,到2020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性好转。目前我国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主要由事故死亡人数总量控制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重大和特大事故起数控制考核指标4类、26个具体指标构成。1、总量控制指标是事故总死亡人数。2、绝对指标包括了工矿商贸企业煤矿、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等、道路交通、火灾、水上交通、铁路、农机和渔业死亡人数7项。3、相对指标包括了亿元GDP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水上交通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铁路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8项。4、重特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分为一次死亡39人和10人以上两项指标。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大纲要求: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相关行业标准,开展企业安全现状评估,策划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方案。
f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所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创造人的安全环境,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人机环境达到最佳统一,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的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是人企业的每个员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生产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