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灯,调节铁圈的高度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液体加热、搅拌出现较多固体停止加热。
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验⑴装配顺序:从下往上、从左到右⑵气密性检查操作:管端入水使容器内气体受热出现气泡冷却出现水柱
7.仪器的洗涤⑴方法:注水半,振荡。用试管刷柔力刷洗⑵难溶物的洗涤:A油脂:热的纯碱或洗涤剂B难溶氧化物、碱或碳酸盐:加稀盐酸⑶洗净的标志:水膜均匀,不成滴不成股
8.溶液的配制⑴计算:准确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⑵称量或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⑶溶解:在烧杯内进行,用玻璃棒搅拌。
9.常见酸碱指示剂的使用⑴石蕊指示剂的颜色:“酸里红、碱里蓝、中性紫”。⑵酚酞指示剂的颜色:“本身无色、遇酸不变、遇碱变红”。
10、固体物质的溶解固体物质溶解时,先把块状固体用研钵压碎并研细。为加快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常采用加热、搅拌、振荡等方法。试管里所盛的溶质和溶剂总量较少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就用振荡的方法。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握持试管上
端,无名指和小指弯向掌心,用适当大小的腕力来回甩动试管,振荡时,不能上下振荡,更不能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烧杯里溶解物质时,用玻璃棒在烧杯中绕圈搅动,搅动时不要使玻璃棒和器壁撞击,以防止容器破裂。烧杯底部的固体
不能用玻璃棒捣碎,以防止杵破玻璃。为防止搅拌时玻璃棒碰撞烧杯,可在玻璃棒一端套上一小段(1cm~2cm)橡皮管,使玻璃棒的顶端不露出。
烧瓶溶解物质时,当溶液不超过烧瓶容积1/2时,也可用振荡方法加速溶质的溶解。11、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容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它的密度又大于水。若将水注入酸中,水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发生事故。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12、气体的溶解
根据气体在水或吸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吸收气体使之溶解。在水中极易溶解的气体如氨、氯化氢、溴化氢等应采用B法,装置特点是导气管连接了一个倒扣的漏斗,漏斗边缘浸入水中约1mm~2mm。它的优点是可防止水倒流入气体发生装置,又可增大吸收面积,利于气体充分溶解。它有自动调节气体发生装置内外压力趋于平衡的作用。即有自控倒吸作用。如气体的溶解度不太大,如氯气、硫化氢等应采取A法。三、实验中安全的注意事项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