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西医学比较的目的与意义张明雪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二者的学术差异贯穿了整个医学发展过程的始终;从哲学和科学理论基础到临床诊疗思维模式,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内容和风格。认识二者之间的差异,寻求双方的共同点和可以交融的契合点,这无疑将为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使中医学尽早成为世界主流医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里,面向国际“回归自然”的医学潮流和面向未来的大背景中,我们确实有必要对中西医学比较的目的与意义再做负责任的历史思考。一、促进中医学发展随着比较学说在科学领域中的不断发展,中西医学的比较也越来越被杏林学者所关注。鉴于中西医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理应遵循共同的规律。中医学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不同于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其通过调节人体功能的动态平衡来保持健康,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相对于中医药现代技术薄弱和落后之处,吸纳现代科学的先进性方法和手段,引进其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能够拓宽中医学的发展空间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1.发扬光大中医理论医学是伴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因而,社会文化对医学的影响也是深刻的,特别是传统医学与古代社会文化关系最为密切,它既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史、哲学史,又是人文史。受惠于中国古代“天人相应”思想的中医整体观,以及注重平衡,强调“中和”的文化观念,不仅是中医思维方法的主线,而且还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以及临床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孔子持天人合德的观念,一直影响到后来的学者们,直到今天都视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质,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原创力的重要基础。《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产生于自然,自然环境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中医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整体和谐,人类要遵循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客观规律,主动地去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才能得以生存。如果自然界的剧烈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由于人自身调节功能失常不能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人与自然失去了协调平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关注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理环境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在“天人合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强调人体自身和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