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复习资料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年号开皇。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2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⑴大运河以一个中心,两个端点,四段河流,连接的五大水系。一个中心:洛阳。两端: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⑶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促进南北的经济交流。3隋朝时开凿了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连接了今天的杭州和北京。因此,唐朝人要运送货物到洛阳,最为便捷的就是走大运河,人们也可以乘船由杭州直达北京。4唐朝之前的朝代是隋朝。隋朝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残暴。5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答:①加重了人民的深重劳役。②隋炀帝巡游给沿岸带来了骚扰。③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④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6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被称为唐高祖。7唐朝的中央机构中,“三省”是互为牵制的平行机构,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政令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具体政务。例如,唐朝为筹措大型工程的钱粮,首先由中书省长官起草一份诏令,接下来交门下省审议,最后交尚书省执行。8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纳谏就是采纳意见。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9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名臣是魏征。10唐太宗李世民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中的“君”是指帝王。11《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律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1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民族关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役修订法律,宽省刑罚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14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将武氏列为一等,主要是为了巩固统治。15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现在唐玄宗在位时期,他统治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因而唐玄宗统治的前期被称为“开元盛世“。16历史上唐朝三个强盛时期依顺序为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武则天时的“贞观遗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