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选择《中庸》《大学》《老子》《庄子》《史记》《吕氏春秋》《墨子》《孟子》《诗经》《礼记》中的经典。五、活动形式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道德认知的有效载体之一。老师们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此项活动落实到每一个班集体,让每一名中学生切实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具体活动安排可采取以下形式:1听,老师们可以在网上找一些“经典诵读”的录音,其内容包括国学经典朗诵、赏析以及有关国学经典的趣闻轶事等,供学生欣赏。2读,每天早晨课前10分钟学生自由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让学生摘抄用16开纸)3写,让学生书写经典佳句,利用手抄报、黑板报、平台进行展示,营造诵读氛围。4讲,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的基础上,了解相关知识,在语文课上讲述诵读经典的感受、心得和体会。
f5赛,按年级、班级逐层举办经典诵读竞赛活动,如演讲比赛、接龙赛、擂台赛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做,让学生自制经典诵读卡或书签,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7演,将诵读活动科学地融入广播操书法、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六、有关要求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每一名教师要高度重视、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认真做好活动协调、组织以及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2创新载体,激发兴趣。老师们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晨读、阅读课、课外活动等开展集中和自主诵读活动。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探索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使学生在学习、游戏、表演、竞赛过程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诵读活动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左家坞镇中学2014年10月21日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