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家教家教平台找家教,到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家教,
2009高考作文指导(七)心中有个“你”高考作文指导(心中有个“
写作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交际、交流,是用文字进行的交际、交流。任何交际、交流都不可能是抽象的。正像口语交际需要有发话人和受话人一样,书面交际也需要发话人和受话人。发话人我们不妨称之为“我”,受话人我们不妨称之为“你”没有。“我”交际就成为虚妄,因为没有“我”你交际什么?而且没有“我”你连嘴巴都没有,你又用什么交际?没有“你”交际就会盲目,因为没有听者,你无法知道该说什么和怎么说。连自言自语都是有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只不过发话人和受话人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我”和“你”成为了一体。当然书面交际比口语交际要复杂得多。口语交际中发话人和受话人比较单纯,都在一个时空范围里,即使自言自语也不例外。而书面交际就复杂多了。作者和读者是一对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关系,文章中的对话双方也是一对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关系,甚至连小鸟、树木乃至无生命的河流、山峰都可以参与对话,江西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就让考生代田鼠或田鼠的天敌给人类写一封信。“我”和“你”不仅是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得以完成的不可或缺的对话双方,而且还是一个交际活动产生的动因,并且是推动交际完成的动力。“我”不会无缘无故产生交际、表达的愿望,“我”是在看到“你”之后才产生与“你”交流的想法的,哪怕仅仅是给“你”打一个招呼。“我”的一个招呼引起了“你”热情的回应,于是推动我更深入地与“你”交流。口语交际是这样,书面交际在本质上也是这样。因为正是“我”和“你”建立了一种生活关联,创造了对话交流的情境,从而创造了对话交流的动因。文学大师们都是善于创造对话情境的高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样写道:“渭城朝雨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考究起来,最有名的后两句诗不过是劝朋友喝酒的话,看上去平淡的很,但由于它表达了最真挚的情感,遂使这首诗成为一个民族千古不朽的经典。李太白的《将进酒》中有这样的句子“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说起来,也是酒桌上跟朋友的对话,但由于是酒后真言,表达了李太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和豪放不羁的情怀,从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这类作品在唐诗宋词里简直俯拾皆是,例如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