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接近60的大学生都拥有手机,而7446的学生都表示他们买了电脑,接近一半的同学表示如果条件允许,将会在旅游上进行消费。这些数据都表明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因为875%的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虽然89%的学生自己兼职,但挣的钱不多,一般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
f2当代大学生消费理念存在的问题1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心愿。2人际交往支出过度。这方面主要表现为通讯与恋爱开支大,在拥有手机的同学中月消费高于80元的占403,162%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中大多数的同学都很难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3缺乏经济独立的意识,并且理财观念淡薄。在被调查的503位同学中,有将近400名同学表示自己主要还是依靠家庭的生活费支持,而有67位同学表示自己没有做过家教或者兼职,这说明在大学生当中,家庭仍然是经济的主要来源,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经济意识;在理财方面,有2045的同学是有规划的使用每个月的收入,有40多的同学则表示自己是随意消费,没有关注过自己的支出状况,而有1837的同学说自己每个月的钱经常不够花,这也充分揭示了部分大学生淡薄的理财意识,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3当前大学生消费理念问题产生的原因1大学生中间存在的个性展示与随波逐流的现象导致消费的不合理性。当代的许多大学生都充满个性,并且十分佩服张扬个性的人,因此,自己也会想尽办法消费去置办新潮的装扮,来博得其他人的关注,另外由于部分大学生有着攀比的心理,所以也随波逐流,争相效仿,形成了一种不合理消费的恶性循环。这种现象首先是由于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导致消费上面的争相效仿,而在满足了自身的审美需求之后,又要张扬个性,而另外消费以达到求异的目的。2过分以自我的需要为中心而产生了消费自主心理,导致消费的盲目性。现在许多大学生都觉得自己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或喜好进行消费,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消费的时候忽视了客观的现实,这也就是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