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一、目的及要求1.掌握常见感知觉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2.掌握常见思维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3.掌握常见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4.掌握常见意志行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5.掌握常见智能障碍、记忆障碍及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6.掌握自知力的含义。7.理解精神症状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意义。8.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识别常见的精神症状,因为准确识别精神症状是诊断精神疾病的基础。
二、各节应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1.了解精神症状的概念。2.了解正常及异常精神活动的判别方法,可以从不同维度对异常精神活动进行分析和判断。3.了解正常及异常精神活动的复杂性及具体性,受个体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综合分析。4.了解精神活动按心理学可分为感知、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
第二节常见精神症状一、感知觉障碍1.掌握感觉、知觉及感知综合障碍的概念及其鉴别。2.了解常见的感觉障碍,理解内感性不适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
f3.掌握幻觉的定义及其常见类型: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触、幻味及内脏性幻觉;掌握真性幻觉及假性幻觉的临床特点;了解机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入睡前幻觉及心因性幻觉的临床特点。
4.掌握幻听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意义:包括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及命令性幻听等。
5.掌握常见感知综合障碍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包括视物变形症、空间知觉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及非真实感。
二、思维障碍1.了解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2.掌握常见思维联想障碍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包括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中断、思维散漫及思维破裂等;常见思维逻辑障碍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包括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语词新作等;常见思维属性障碍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包括思维扩散、思维被夺及思维插入等。3.掌握妄想的定义及其临床特征;妄想、超价观念及先占观念的鉴别及其意义;原发性妄想与继发性妄想的联系及其不同的诊断价值。4.掌握常见妄想的临床特征:包括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夸大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被控制感、物理影响妄想等。三、注意障碍1.了解注意的特征:包括指向性及集中性;主动注意及被动注意具有不同的特征及意义。2.掌握常见注意障碍:包括注意增强、注意减退、注意狭窄、注意涣散及注意转移等。四、记忆障碍1.了解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及回忆等基本过程。2.掌握常见记忆障碍的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