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分工合作,形成合力1、分工合作,职责明确为了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更好的起
f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王反秀为组长,张建军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各教师紧密配合的工作责任机制,把防震减灾教育作为校园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供稳定的教育活动经费,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和工作责任,确保应急联动,发挥最大的应急合力。
2、师资队伍聘请蒲县地震局办公室主任和指挥部专业人员为校外辅导员,适时举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各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每学期要求做到“五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组织一次防震减灾知识讲座,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图片或影片,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013年10月19日,我校邀请蒲县地震局专业人员常红安对全体师生进行震前、震时、震后各时间段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培训,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掌握应急自救互救要领,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师资队伍。3、学科教学渗透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学校教务处每学期的教学常规中明确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材、光盘、录像带、科普书籍、挂图等教学资料,加强地震科普与学科知识的渗透,找准切入点,拓宽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f的视野,保证学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在平常教学常规检查中加以考核,对于一些成功的的案例进行推广。
二、加强基础,丰富资源,突出特色,力求实效1、校舍抗震性能好,应急避险场所宽阔我校的教学综合楼由山西省科技研究院设计,严格执行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的相关规定,按设防烈度9度、动峰值加速度030g的抗震设防要求设计施工。学校占地面积77亩,拥有2000平方米的操场即200米跑道的足球场,宽敞的校园都作为应急避险的场所,能够满足全校师生的应急避险要求。2、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资源(1)在学校图书馆专门开辟了“地震科普角”,藏有多种防震减灾科普读物,如《抗震减灾大众手册》、《地震知识手册》、《地震知识100问》、《防震避震常识》、《山西省防震减灾知识问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