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运动(第6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昼夜长短变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c);2、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b)。
★课前自主预习
一、基础知识导学
1、赤道上始终
;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
。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
夜
;且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
另一半球相反。
3、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
;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
。
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除赤道以外的其他地区的昼夜长短也随之发
生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也随之变化。(以下内容请结合生活常识、作图完成)
a随着太阳直射点的
移,北半球各地昼渐、夜渐;随着太阳直射
点的
移,南半球各地昼渐、夜渐。
b当太阳直射
半球时,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
,极昼的范围越大。此时,南极附近出现
现象,且其范围大
小、变化趋势与北极附近极昼范围大小、变化趋势一致。
5、天文五带的划分:有太阳直射的是
,有极昼极夜的是
,既无
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
6、作为一种天文现象,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
和
的
季节变化。
二、预习自测:正误判断: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白昼最长()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昼长夜短()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极昼、极夜范围越大()
1
f三、自学疑问(请将自学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或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待上课时与同学、老师共同解决)★课堂合作探究一、问题探究1、参考下图,说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问题:
过后,北半球昼长逐渐变长;
过后,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
2、参考下图,描述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并据图分析各地昼长变化幅度
大小的纬度分布规律。
★课后训练检测读右图,回答1~2题。
1.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上昼夜平分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C.南半球各地夜长达最大值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2
f2.晨昏线从CD移动到A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C.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图中,曲线①-⑤表示赤道与北极圈之间不同
日期的昼长分布情况。读图完成3~4题。3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A.从北回归线到赤道B.从赤道到南回归线C.从南回归线到赤道D.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