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希望借助保险中介实现保险流程的优化和再造,创新经营模式,避免走传统保险公司“人海战术”的老路。国内汽车专业保险公司天平汽车保险公司首创分销、如,核赔外包的经营模式:不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改由代理和经纪公司销售产品将定损核赔职能外包给公估公司,取得了较快发展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如,中英人寿实行“经纪代理渠道先行”的策略,在北京协办中国保险代理机构年会、举办北京经纪代理渠道销售系统大型联合培训,全面启动了北京、四川、广东三地的经纪代理业务。再如,2005年12月,太保集团在云南昆明召开“竞争、合作、双赢”第四届保险中介机构工作座谈会,邀请保险中介机构与会。此外,平安保险集团公司已经连续几年召开类似的会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12月,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邀请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等16家中资财险公司以及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齐聚一堂,就如何加强风险管控、促进保险核赔等问题共同研讨。这种由经纪公司主办、各大保险公司参加、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举行专题讨论的形式在业内还是第一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保险公司探索专业化经营道路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的影响,保险中介在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转变对于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创立优势互补、谋求互利共赢的竞争合作模式,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二保险中介市场准入和退出趋于理性,经营状况整体向好2005年,保监会批准设立533家保险中介机构,虽然总量仍然很大,但较2004年少增加117家,下降22。与此同时,保险中介市场保持了畅通的退出机制。2005年,全国共有64保险中介机构终止经营,占现有保险中介机构总数的36,占全年新设保险中介机构数量的12。
f这表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保险中介行政审批政策正在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一是市场投资者不再是从争夺牌照资源的目的出发,而是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经营能力,理性判断是否进入保险中介市场二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受专业人才和市场环境的制约,保险中介市场客观上存在一个动态均衡的容纳数量。监管部门不人为设定市场准入数量,不仅放开“入口”,还打通“出口”,致力于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了保险中介合理流动,进退有序。2005年,专业中介整体经营效益明显改善。专业中介机构业务收入较快增长,其中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手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