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导入
1引言从1978年至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推行了整整三十年。期间大学英语教学在经历了多次改革后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然而改革取得的成绩总会与开拓遇到的问题相伴不离。在实施规模庞大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大纲、教材、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基本形成每年举办规模庞大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一考试。但社会各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却并不甚满意。早在1996年的全国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曾经批评我国的外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我们培养的学生往往只擅读写大多交际能力差强人意学的都是“哑巴英语”或“聋子英语”。于是在1999年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20002其中“文化素养”这个概念被首次提出但未作详细阐述。次年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2000中进一步详细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部又在2004年1月2日颁布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f明文规定“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这个源起美国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名词被一再提起。由此可见新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从单纯地传授学生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向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笔者拟从所掌握的大学英语教学经验和信息出发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案例进行着重剖析阐释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除了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跨文化翻译能力进行探讨以期培养出适合当今社会需求的跨世纪复合型人才。2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导入的必然性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源自于美国始于20世纪60年代侧重于研究交际文化。人们对它的研究性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等在理论上仍在不断探索之中。概括说来专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科就是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
terculturalcommu
icatio
”或者“Crossculturalcom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