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11、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2、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3、行政主体:是指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4、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5、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6、行政相对方: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和组织。7、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8、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活动。9、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1
f10、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等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11、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12、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则,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和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得主动的管理行为。13、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14、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15、行政救济: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而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为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制度。16、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
2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