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Hygie
e)
一、
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64016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3课程性质:必修课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学分:3分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章次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人和环境生活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生产环境与健康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预防保健策略社区卫生服务医学统计基本内容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秩和检验直线相关与回归医学科研设计内容总课时2339110自学0自学0自学2127053427540522043012理论课时23368实践课时00033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医学生获得卫生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牢固地树立“预防为主”和“人群健康”的观点,深刻认识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了解和掌握主要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和卫生评价的方法,通过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来预防疾病、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同时,通过卫生学中医学统计方法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分析和处理科研资料的能力。
1
f教学基本要求①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以“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为目标,使学生掌握环境与健康关系,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掌握三级预防的策略,掌握预防疾病的技能,并能自觉地运用到临床服务中,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②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掌握医学科研中统计设计的原则,及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并能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科研工作中一些常见的统计学问题。熟悉统计软件SPSS的使用,熟悉如何建立数据文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及其对结果的正确解释。③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教学使用计算器及电脑操作相结合。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本课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诊断学。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卫生学》人卫第七版,仲来福主编参考书:《卫生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配套第七版教材仲来福人民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