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写出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2据图说出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选做题13.读南美洲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K8-81写出图中字母A、B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
2分别写出图中受单一气压带控制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写字母。
f3简述C、D两地气候的特征。
4C、E两地气候类型相同。说明C气候区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并简述E地气候类型的成因。
课时作业五【基础演练】1.C2C3B解析第1题,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主要受云层厚度和云量多少的影响,结合全球降水分布规律可以确定该题结论。第2题,①曲线所代表的太阳辐射量最大,是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状况,结合其分布规律可知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影响下的太阳高度。第3题,结合④曲线分布规律,其高纬度分布明显高于低纬度地区,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极地地区冰川融化,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减弱,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4.C5A解析第4题,结合甲、乙两图,气流运动体现的是山谷风。第5题,根据山谷风的形成原理,白天吹谷风,夜间吹山风,即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6.C解析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同一水平面上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能力提升】7.A8B9D解析第7题,结合气压垂直分布规律及各点与等压面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第8题,甲、乙两地分别受高、低气压控制,甲地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乙地相反。第9题,四地间由于受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其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0.D11A12.C13C解析第12题,结合近地风的形成过程判断各序号的地理意义。④与等压线垂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②为地转偏向力;①为摩擦力;③为风向。第13题,结合图示知,A地受气旋控制,在其控制下多阴雨天气。14.1A为高气压,B为低气压B2图略提示:逆时针方向画箭头PA>PB>PB′>PA′或PA′<PB′<PB<PATB>TA>TB′>TA′或TA′<TB′<TA<TB3B4如下图所示:
【选做题】15.1下垫面吸收率低的小区的温升幅度作用要小于吸收率高的小区。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