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数学教学活中来不拘一格育鸣凤
作者:王微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2年第24期
摘要: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把知识简约地呈现,让学生了解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关键所在。同时,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思考,最终获得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4601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把知识简约地呈现,让学生了解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关键所在。同时,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思考,最终获得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钱守旺老师的录像课,“百分数”一般应用题的一个教学环节让我感受颇深。
一是收集信息。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从生活小处着手。二是选择信息。在学生所列举的众多信息中选择出一条“为绿化道路环境,在校外公路栽种树木,一共栽了500棵,成活了490棵,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是自主探究。学生提出问题中很多是学生已知领域,让学生自己解决。四是教师引导。告诉同学们“这批树木的成活率是98。”从而提问“成活率”和“98”的含义,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这样重组,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的熟知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适应“对话教学”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活”,要善于处理、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增加“营养”。
看了上述教学环节,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学数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仅是一些基础知识?当然基础知识是我们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是21世纪的建设者,在需要这些的同时,更需要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或许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什么科学家,但是从小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也是新时代对小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我们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些什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些尝试。
一、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创新的机遇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备课的重点就是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那位钱守旺老师的““成活率”和“98”的含义,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