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作业新人教
版必修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D.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才能进入细胞,并消耗能量解析: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因为水果细胞在腌制过程中失水过多死亡,糖分进入细胞的结果。细胞对于小分子的转运,只有水、气体和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是自由扩散,葡萄糖、氨基酸、离子等都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跨膜运输。对于大分子有机物质的进出细胞是通过胞吞、胞吐来实现的。答案:C2.分析以下资料回答问题:①K+和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②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③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透过人工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B.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本试验在于研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K+透过人工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解析:K+和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透过人工膜,Na+却不能通过,这说明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载体蛋白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但在题干信息中,我们不能判断K+透过人工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因为并没有向人工膜供应能量,因此我们只能得出结论,在本题中,K+透过人工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答案:D3.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
fA.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解析:Ⅰ方式进入细胞不需要载体协助,也不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Ⅱ方式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水、二氧化碳、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除外,性激素是脂溶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答案:D4.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C6H12O6吸收则不受影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B.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C.抑制Ca2+载体的活动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的Ca2+浓度解析:由于Ca2+、K+吸收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都消耗能量,K+吸收不受影响,说明毒素并没有抑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