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段进行。软件调试可分表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静态调试主要是指通过人的思维来分析源程序代码和排错,是主要的设计手段,动态调试是辅助静态调试。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4.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实际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的特点:有一定的结构,有型与值之分,如整型、实型、字符型等。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存放数据是按数据所提供的数据模式存放
的具有集成与共享的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
护和数据服务等,是数据库的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以下的数据语言:(1)数据定义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2)数据操纵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如查询与增、删、改等;(3)数据控制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硬件平台(硬
件)、软件平台(软件)五个部分构成的运行实体。DBS是最大的包括其他所有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由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及应用界面三者组成。数据库发展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的基本特点:
1、数据的集成性、2、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3、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1)概念模式: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2)外模式:也称子模式与用户模式。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3)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可以有多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的两级映射:(1)概念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射;(2)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42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概念:是数据特征的抽象,从抽象层次上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为数据库系统的
。5
f。
信息表与操作提供一个抽象的框架。描述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及数据约束。ER模型的基本概念(1)实体:现实世界中的事物;(2)属性:事物的特性;(3)联系:现实世界中事物间的关系。实体集的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联系。ER模型的图示法:(1)实体集表示法;(2)属性表法;(3)联系表示法。ER模型的矩形表示实体;椭圆表示矩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