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包括:(1)接收消息的对象的名称;(2)消息标识符,也称消息名;(3)零个或多个参数。继承是指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他们。继承分单继承和多重继承。对象也可以没有继承。
1、单继承指一个类只允许有一个父类,2、多重继承指一个类允许有多个父类。多态性是指同样的消息被不同的对象接受时可导致完全不同的行动的现象
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
3.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计算机软件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软件的特点包括:(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3)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软件按功能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1、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系统软件。2、教务处管理系统是应用软件。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成本、质量、生产率等问题。软件工程是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一整套方法、工具、文档、实践标准和工序。软件工程包括3个要素:方法、工具、过程。方法: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文档生成。过程:支持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软件生命周期: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软件生命周期三个阶段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主要活动阶段是:需求分析详细设计和概要设计是开发阶段。3.2结构化分析方法
。3
f。
结构化方法的核心和基础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理论。需求分析方法有(1)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2)面向对象的分析的方法。需求分析阶段工作4个方面:
1、需求获取2、需求分析3、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重点)4、需求评审从需求分析建立的模型的特性来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实质: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1)数据流图;(2)数据字典;(3)判定树;(4)判定表。数据流图: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工具,是需求理解的逻辑模型的图形表示,它直接支持系统功能
建模。数据字典:对所有与系统相关的数据元素的一个有组织的列表,以及精确的、严格的定义,使得
用户和系统分析员对于输入、输出、存储成分和中间计算结果有共同的理解。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的核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