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纷纷用“懒政惰政”、“屏蔽民意”、“藐视公众智商”等词汇,来表达自己的失望与愤怒。有人甚至直指“神回复”挑战着“公众的承受底线”。公职人员的责任变成了一堵被微风一吹就可倒塌的危墙,为了让这堵墙可以抵挡狂风暴雨,必须用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为它添泥加料。强化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首先应该让公职人员明确自己的使命。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服务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他们工作的宗旨。但是现实生活中的部分公职人员却颠倒了自己的人民之间的关系,翘着“二郎腿”,做起了“官老爷”,成天想着如何“使唤”百姓。错误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成为公职人员系统中的蛀虫,严重损害着国家公职人员的整体形象。我党在选拔和培养公职人员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公职人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特别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对公职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培育其自律意识。强化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重点要完善行政问责制度。行政部门网络发言人不计后果地在网络上大放厥词是对公权力的蔑视,也是对行政部门形象的抹黑。这背后是问责机制的不健全,也是责任机制的不完善。在行政过程中明确职责,扩大行政问责制度的运行空间,开启问责机制应有的制度功能是应对职责界定不明确的有效方法。在监督中,发挥全力主体对行政主体的监督功能,同时拓展公民参与监督的途径,发挥应有的严谨性和公平公正性。在主体上,明确官员的权
f四川中公教育
利责任,清晰明了的对犯事官员进行问责。在如何问责的问题上则要建立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则和程序,以保证排除问责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从而最大可能的保证公平公正。只有这样,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才会贯彻在每一次行政过程中。正所谓国家之败由官邪,国家之兴由官正。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所有的权力都来自于人民的重托,我们应该像毛主席要求的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应该像邓小平倡导的那样做人民的儿子。唯此,方可真正赢得民心,方能用责任心、爱民心为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才能用制度化、法制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