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非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做的是讲重点、讲思路、讲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可以多采取案例分析、问题讨论、情景模拟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第二,实施“双证书”教育,推行“双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双证书”是指“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是一种学历证明,表明持有者的受教育程度,即“学”过什么;职业资格证书是一种工作能力证明,表明持有者能“做”什么。高职学生能获取“双证”,既是其特色所在,也是高职高专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我国逐步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背景下,高专院校“双证书”教育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授”,还应该是“教练”,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恰恰是“教练”。因此,大力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非常关键。3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体系。要以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体系。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的推行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工学结合学习模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校企合作,实施“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内接受教育,打好基础,最后一年到企业或预期岗位的单位接受现场实习与实践培训。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既可以突破学校办学条件和“双师型”师资力量的不足,还可以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按职业岗位和专业要求来设置,做到实用性、模拟性强,由于学校资金有限,有些实验室还可以采取“订单”的方式吸引企业与学校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对职业环境的真实体验,非常重要,可以考虑以“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方式,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4构建专业实践教学测评体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的,改革考试方式与手段,构建专业实践教学测评体系。考试是学校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熟练程度进行的综合测评,要改革传统的单一考查理论、知识的卷面考试形式,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评。基础理论课的测评要联系实际,重点检查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实践技能测评重在检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该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作业、实习实训报告、实习实训单位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