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家底不清,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就得不到有力保证;资产使用效率低,就会存在闲置浪费现象;资产处置不规范,政府对非经营性资产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就会弱化,导致资产流失。开展全面的资产清查,摸清资产存量及其使用状况,有利于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盘活存量资产,避免盲目重复购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f以此带动并促进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高效配置,杜绝超编超标、挥霍浪费等现象,为逐步实施绩效预算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目标的重要保证。中央在出台“八项规定”后,近日又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公务用车、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公务活动中的资产、资金、资源使用情况予以公开并接受监督,对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约法三章”,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经费管理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出全面规范。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政府的公信力首在廉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津贴补贴发放,实现个人收入与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和掌握的行政权力脱钩,防止国有资产部门化、部门资产福利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资产清查,找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的管理“真空”和“漏洞”,有针对性地出台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达到维护资产安全和完整的目的。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而且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二、明确目标,扎实推进资产清查各项工作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家底,为提升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水平打好基础。一会的业务培训会对资产清查的实施步骤进行详细的部署安排,各单位必须服从统一安排,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确保清查工作顺利推进。一要明确目标统筹推进。具体目标是:“查清资产、分清关系、记清账目”,即彻底核实各类(项)资产的占有分布情况;分清各类(项)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风险承担关系,特别是出租、承包、对外投资、借款、担保等涉及资产占有情况变化形成的利益关系;按照国家会计制度规定,真实、完整、全面的记录各类(项)资产变化,以及因此引发的利益关系变化。要通过清查,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详细信息,为实施资产动态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