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黄金时代”。D.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E.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2)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原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3)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A.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由于三座大山的压迫)B.发展不平衡(不平衡的表现如下)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广大内地非常薄弱。
★第二十课社会生活的变化1.科技改变生活(1)轮船、火车的传入: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相继传入中国,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2)电报、照相、电影的传入: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近代以来,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2.礼仪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等法令,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取消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第二十一、二十二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文档
f实用标准文案
1.近代著名科学家(1)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为确保行车安全,他设计出“人”字形路轨。(2)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他揭开制碱奥秘,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2.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1)鸦片战争时期思想家魏源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他编成的《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2)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翻译的《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3.京师大学堂创办于维新变法运动中,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4.科举制的废除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炀帝时期)5.文学和艺术(1)鲁迅代表作有白话文《狂人日记》《孔乙已》(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