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当代美国学者中国外交战略研究的多元视角考察
2012716162842仇华飞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沪2011年4期
【英文标题】Co
temporaryAmerica
Scholarshipo
Chi
eseForeig
StrategyfromMultiperspectiveStudies
【作者简介】仇华飞1957,男,江苏宝应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092
【内容提要】如何从国际关系学研究的视角探究中国外交战略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对美国中国问题专家们研究中国外交与战略的重要考量。客观上讲,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还没能为国际关系学创造自己的理论,但其自身有着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正在不断地融入到国际关系学的大学科中。一些美国学者把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脱离了国际关系学的原因,归咎于中国外交政策研究本身,归咎为中国决策过程缺乏一定的透明度,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程度偏低,中国在国际制度中行为数据较少等。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江忆恩AlastairIai
Joh
sto
认为,美国当代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它不愿意或不能够为国际关系学‘创建’理论,不能把‘中国案例’纳入到学科辩论中。”①本文对美国中国外交战略研究正在吸纳政治学、国际关系学中的概念、实证研究视角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美国学者中国外交战略研究视角America
scholarsChi
astudiesforeig
strategyperspective
f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学者对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战略的研究经历了几次转变。它伴随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角色的转变而变化。中国从冷战时期的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后冷战时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大国,中国的崛起对亚太地区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产生很大影响。今天,中国已取代美国作为东亚国家的“增长引擎”的地位,并成为包括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在内的地区主要经济体的首要出口市场。中国正在运用其增长的市场权力改变地区政治经济格局,冷战时期两极格局对抗下的国际环境,使得中国对美国主导下的制度化全球秩序的参与降到最小程度。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已成为全球和地区各种组织和机制的积极但参与者。金淳基SamuelKim、汉劳德雅各布森HaroldJacobso
和奥克森伯格MichelOkse
berg等人研究中国参与冷战后世界秩序重新建构,有助于人们对中国在多边机制中的角色转变的理解,也有助于美国学者考察中国在不同的多边组织中的行为。②
一、中国外交战略研究的国内政治视角
中国国内政治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决定外交政策的方向是美国学者研究中国外交战略时关注的重要议题。中国改革开放后,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