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职业中专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郯城职业中专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一、中职学校信息课程设置思想沿革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课程设置是教育环节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改革都将对中职学校教育发生深远的影响。而中职学校教育的理念、机制和办学模式的每一转变也都会影响中职学校课程设置计划的变化。因此,洞察当前世界各国技能教育课程设置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改革趋势,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把国内外先进的技能教育融入到中职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改革中去,将能良性地促进中职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中职学校毕业知识、技能的要求,为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纵观技工教育课程的演绎历程,“学科教育→技能训练→素质培养”是人们对教育目的由浅入深的渐进式认识过程,也是中职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自主调整。“学科教育”是以该学科的发展经历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目标而设计的课程计划,它以该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未来前景为基础,从理论和概念入手、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的教学模式,突出理论性教育和逻辑演译。它实行的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主动汲取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下降。“技能训练”是指以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体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目标而设置课程,即按应用需要设置课程,它以某一社会岗位的需要为目标,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的能力分解为若干部分,组成多个模块,进行课程开发和培训,它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技能性,并从实际到理论的反向推导教学模式,从而使用学生具备从事该职业的能力。技能训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对我国的中职教育及至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计划改革产生了极大而深远的影响。“素质培养”是以完善劳动者个体的人格,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为目标,主张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应用具备必要的知识与熟练的技能,而且还必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职业伦理,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的和未来的职业生涯。“素质培养”并非否定中职教育中的“技能训练”,实质上是包括并拓展了“技能训练”的一种较完善的技工教育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已有部分中职学校、高职学校正向“素质培养”这种办学模式过度,也造就了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