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只有农业发展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它凝聚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并配合农业生物等农业技术成为发挥增产作用的基本手段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的必要条件和根本途径从而带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
1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却为世界22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充足的食品。农业的快速稳步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1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就
(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1949年全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810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只有117台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截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亿kW以上农机原值达3362亿美元。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1494万台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292万部联合收获机械36万台。(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机械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468、267、19;2004年小麦机收比1995年提高了47。(3)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农业机构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农田作业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向其他领域扩展。一大批设施农业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植保机械、运输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迅速增长。温室面积达到69亿平方米田园管理机达到4万台。(4)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近年来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取得了双赢的佳绩。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化产品质量的提高。为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进口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
12中国农业机械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严重不平衡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这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平衡性。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存在着土地相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