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省级优秀教改试点专业”及“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等。同时兼任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技术类专业教指委专业建设工作组专家、陕西省高职高专教育学会自动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赛区)专家组专家、咸阳市电子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咸阳市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中心专家等。作为团队带头人,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为团队建设做了以下一些具体工作:21制定团队建设计划通过国内外进修、企业顶岗实习、技能培训和参与科研项目等途径,进一步转变职教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鼓励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国家职教师资培训、校内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挂职锻炼和以老带新等方式提高教师整体水平;聘请企业从事设计、工艺、制造、检修、应用及管理工作并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的技师、工程师以上专门人才,参与专业教学活动,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22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搭建团队与社会的桥梁利用带头人的社会影响,借助教育部自动化教指委工作组专家等多个社会兼职工作,搭建团队与社会的桥梁,成效显著,具体表现在:深入2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资源库。率先引进“鸣士机电”奖学金。开设了西电三菱电机等4个订单班。引入与课程相关企业技改项目2项。设计“一通二专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与周边职业学院合作,成立装备制造业职教联合体,提升示范引领作用。与企业合作,成立产教联合体,提升团队的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及技能鉴定,扩大社会服务范围。23强化管理,促成团队成果的形成狠抓教学基础建设与管理工作,团队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带出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2002年以来,带领教师,共发表科研与教研论文31篇,其中核心期刊21篇。承担校内外教科研课题19项,其中15项已顺利结题。主编、参编统编教
f材19本,其中4本是教改成果教材(高教社出版)本是教育部示范专业规划教,5材(机工社出版);自编校内实训教材4本。24合理规划,分工协作,校企联合深化以课程为核心的专业建设(1)规划以构建全新人才培养方案作为课程建设的起点,依托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秦川机床工具、西安西玛电机、西电三菱电机开关设备、西安宏源整流设备等企业,深度合作,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