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山县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
一、药品不良反应定义:上市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致畸作用等。
二、本院不良事件领导小组负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报告及评估。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级职责:(1)制定我院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并监督管理。(2)讨论分析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案例,通报有关科室,以总结经验指导临床用药。(3)收集、整理、分类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严重的不良反应随时报告。(4)每年将院内不良反应的情况统计汇编,通过适当渠道反馈给临床科室及院领导,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5)负责将我院不良反应报表,报告给贡山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留底备查。
1
f2、临床不良反应信息员职责:(1)向本科室的医护人员宣教药品不良反应有关知识、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法律法规,使本科室的医护人员主动自觉把在临床中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和可疑的不良反应报告上来。(2)负责收集整理本科室的不良反应信息,报告院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小组。
三、医务人员应随时随地提高警惕性主动发现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杜绝漏报。药房和办公室负责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上报、资料保管和信息反馈工作。
四、药品不良反应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要求上报,原则为可疑即报,应特别关注新药的不良反应事件。药品不良事件根据《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响应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药房负责对医务人员培训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相关知识,对监测工作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进行因果关系评价。
六、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报表报告程序:1、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医、护及药剂人员有责任、有义务报告不良反应。2、报告程序:发现不良反应后,由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员登记填写不良反应报表,通知院不良事件办公室,办公室
2
f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在1小时内报告科主任及院领导,由科主任填写“药品质量事故、差错报告单”,并填写“处理意见”一式三份交报院长,院长根据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及时报告贡山县卫生局,同时按时有关规定上报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3、可疑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需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封存,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