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摘要】作为高职院校,其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方面要突出对学生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的培养,对其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起到帮助和推动的作用。通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相关问题的改进方法。【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高技能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人员,所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要培养出高技能,就要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的培养,尤其注重培养其具体的操作水平,在操作过程中体现创造精神。1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第一,遍布各专业,成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的的飞速发展,信息数据和信息量在不断的急剧增加,社会各领域对计算机应用的日新月异,势必对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现在和未来计算机将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是人们的生存能力之一。搞好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对其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起到帮助和推动的作用。目前,在全国的各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必修课。第二,课程体系不能及时更新。
f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体系一般仍停留在计算机发展历史、计算机组成部件以及基础办公软件上,往往是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辅以基本应用操作,而这些理论知识,学生早已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学习过,实践操作往往是在较老版本的软件上进行,不能及时更新升级。
第三,考试存在问题。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考试的主要职能,一是在一阶段教学结束后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现阶段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二是检测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互相融合的综合效果,通过考试结果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高等职业学院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工作中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考评方法相对老旧:大多只单纯的采用笔试或机试,不能综合考评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不论是哪种考评方式,试题基本都是前几年试题的改版,无法体现技术的发展变革。考试的不严格或质量不高,使很多期末拿高分的同学,也未必能通过相关等级考试,造成了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