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今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父亲教私塾,收入微薄,母亲以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林则徐小时聪明伶俐,其父从小便教其四书五经,精心培育下,于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之后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青年时,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难,外出当塾师。在十一年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他的注意。同年,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并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
f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期望的入仕做官。十九年1814授编修。在京为官时立志为一正直的好官,写了《北直水利书》,认为只有发展水利,提倡种稻,才能解决天下粮食富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但感到仕途阻力难以应付,便辞职回家。林则徐性情急躁,便以“制怒”二字自警。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出师有利,受到道光宠信,很快跨入官场上青云直上时期。在他为官时里,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道光三年1823年江苏水灾,饥民众多,林则徐亲自赴松江安定灾民,采取一系列救灾措施,效果渐好,之后让林则徐负责全省灾赈事务。但道光四年秋,林则徐先后遭父母丧,在籍守制。道光七年1827年陕南略阳一带发生水灾,便又在此赈灾。道光十年1830年服丧完毕便又上任为官,之时他整顿财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