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揭底“互联网实体店”消费返利营销骗局
作者:申杰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2018年第02期
近年来,花样百出的返利骗局、传销行为屡禁不止,严重侵害了百姓财产,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新型的传销方式,让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被返利商城的虚假宣传所蒙骗。这种披着消费返利外衣的庞氏骗局新花样,让众多百姓深陷骗局当中。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以“互联网实体店”为代表的消费返利模式俨然成了诸多商家寄予牟利厚望的销售利器。其主要特征是通过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介入商家和消费者的交易过程,许诺在平台的消费额度部分返回,或通过现金消费送等额积分等形式,诱导消费者注册会员消费和商家加盟平台回流货款。
“你消费、我返钱、零成本购物”、“消费也能成为资本家”、“消费多少返多少”。
这些购物网站声称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可得到高额返利,最高达100,导致消费者受骗并大量投入费用。事实上,受高额返利诱惑及投机、赌博心理的影响,部分消费返利营销模式早已变样,有的演变成投资返利,有的演变成非法集资,有的演变成网络传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标称消费返利经营方式的企业有2000多家,其中“消费多少返多少”的企业接近1000家,参与消费返利经营模式的代理商、商家会员、消费者会员人数已超过3000多万,总金额达到近1万亿元,其中理性的消费返利经营模式的金额不足100亿元。
从目前的网络市场运作来看,按照购买金额返还比冽不同划分,消费返利型网站可分为部分返还型和全额返还型;按照返利时间安排不同划分,可分为即时型返利、定期型返利、排队型返利和推延型返利;按获利方式及其本质法律属性划分,可以分为促销让利型返利、层级发展型返利和资本运作型返利。部分消费返利经营模式偏向于炒作和投机,逐渐演变为空对空的资金游戏,参与人数快速扩张,导致市场混乱,凸显出较大的危害性和破坏力。
据记者调查,这些网站都打着电子商务与消费致富的幌子,鼓吹“消费致富”与“国家扶持”,对消费者许以高额的回报,同时收取高额入会费用。因其模式隐蔽,外表伪装巧妙,让大众无法依据传统经验来辨别。
按照传统经验,没有门店或服务,将价值极低的产品售卖高价,纯粹“拉人头”或不以售卖产品为目的,团队计酬并收取高额入会费用者,基本可确定为传销。但上述公司则有实体产品售卖,有实体店铺,所收取的费用也大多以“购物办卡”“购物送会籍”等手段,甚至搬出地方政府作为“挡箭牌”,更有甚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