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31、认为物质是原子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32、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D)A、物质或精神B、物质和精神C、存在D、具体的物质形态※33、意识的本质是(D)A、人脑分泌的一种物质B、客观事物C、一种特殊的物质D、人脑的机能,人脑对物质的反映※34、“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B)A、唯心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35、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指在事物发展中(B)A、简单地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
4
fB、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C、要对旧事物采取全盘否定、抛弃的态度D、要对一切现存事物都特怀疑的态度※3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C)A、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B、真理发展中的两个阶段C、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D、可以独立存在的真理37、“任何具体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是(D)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38、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B)A、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B、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生产发展的理论D、经济关系的学说※39、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和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的根本对立在于(D)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反作用D、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4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B)A、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人民群众的行动就是社会规律D、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41、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D)A、人力、风力、畜力等之和B、各种力量之和C、各种知识之和D、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42、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D)A、一定历史阶段上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4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C)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C、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D、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4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