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1珍惜劳动成果教学目标认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劳动成果,它们来之不易。2.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表现。情感: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行为: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不损坏,不浪费。2.见到同学不珍惜劳动成果,加以劝阻。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社会财富,都要爱惜的道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聪聪寻宝的旅程世界。二、演示图片1:聪聪飞过白云,飞过大地,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快乐城--北京。师问:同学们,你们猜猜,聪聪最先到了哪里?学生回答:故宫,长城。师答:不是,原来他先来到了小学食堂里,他一定是饿了,已经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出示把面包吃一半扔一半的图片。学生提问:老师,他怎么没吃完就扔掉了,这样太可惜了。演示动画:《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学生回答:老师,我也找到一个。古诗《锄禾》,我想聪聪读了这个,一定就知道这粮食来得有多不易啦!师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刚才大家看的《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一共经过了多少道工序?学生回答:11道工序。师问:那你们想想要用多少人力和物力呢?学生回答:很多很多。很不容易。教师提问:那聪聪和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呢?学生回答: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因为她把掉在桌上的米饭都捡起来吃了,她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对,我们吃的米饭、面包、糖果等等都是经过好多道工序制成的,许许多多的工人、农民为此付出了劳动。不爱惜这
1
f些东西,就是不尊重他们的劳动。我想现在聪聪也应该知道不应浪费粮食和食品了吧!
板书:粮食来之不易,勿浪费三、同学们,聪聪又遇到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他分析一下,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出示问题1:当聪聪看到我们的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时,北京小朋友向他提问:“请你说说用过的东西应该怎么办?”此时,聪聪武断地说:“扔掉。”师问:聪聪这样做对吗?你是怎样做的,尤其是班上北京的同学好好谈一谈。学生回答: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因此产生辩论。师继续问:课文中董老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董必武爷爷是没有条件买新毛笔吗?为什么要自己粘毛笔头?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董必武爷爷并不是买不起新毛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