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课程”训练班逾十五年,使参加受训员工的创造力平均提高3倍。其他如美国铝业公司、波音飞机制造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美国制钢公司等均普遍推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成效显著。今天,创新在各行各业中的地位越来直重要,特别是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红利下,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不仅如此,由于国家大力推行科技创新,各种政策、资源和财力等都自然向创新方面倾斜,只要有好的点子、好的想法、好的设计等,很快就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
三、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具有创造性思维是能否开展创新的前提条件。首先,思
f维方式转变了,视野就开阔了,观念也会不断进行更新,认识才有可能从一个层次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思维一旦僵化刻板了,认识就只会在原来的层面上打转,更不要提进行创新了。培育形成了创造性思维,就可以使观念不断适应于新条件下的新实践。同时,更新了的观念又产生更深层次的创新,从而进一步推进新的实践。观念,作为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无疑应当反映客观变化着的事物,体现时代精神和风貌。然而,观念天生有一种惰性,并不会随着时代的步伐自然而然地变革,因此,只有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会不断适时的更新观念。“观念更新,万两黄金”,跳出思维定势,转变一下思考角度,往往在推进企业创新方面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创造性思维有助于突破教条主义和所谓权威的束缚。创造性思绪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创造精神。教条主义最基本的信条就是方法、思路一旦形成就是一陈不变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任何以前行这有效的管理方法、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以及新开发出来的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风格的转向,而逐渐失去其以前的光芒,因此,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不断提出和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合的新的方式、模式和技术,避免陷入迷信理论框框的教条主义的困境。另一方面,具有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摆脱所谓权威的束缚。从一定意义
f上讲,权威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无论权威的地位势力影响多大,都必须采取冷静观察、理性剖析和选择继承的态度。冷观权威,就是要求不唯书,不唯上,不能迷信权威;要唤起理性的力量,树立“冷眼观察”的态度,即使是权威,也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何可能,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才能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提供必要的保障。
最后,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企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