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的有利条件一是水能丰富,二是建坝工程最小。【答案】1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数值由东向西递减山脉呈南北走向,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增高2②地地势最低,处于夏季西南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地形比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3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有较大落差;峡谷众多,利于形成较好的水库坝址。17.2010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示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知识改变命运
f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雪期线分布可以看出,越向北雪期越长,这与纬度高低气温状况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气温越低,雪期越长;MN沿线纬度相近,但雪期差异较大,说明这种差异不是由纬度位置所致,应当是由沿线地区地形所致,联系东北地区马蹄状的地形结构,可以得知沿线的地形分布特点。第2题,甲地的雪期较乙地短,降雪量较乙地大,原因应从纬度高低和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与背风坡等方面来解释。第3题,乙、丙两地的融雪侵蚀程度应与当地的积雪量、地形以及植被覆盖状况有关。【答案】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识改变命运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