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实践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反思
作者:李文萍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3年第11期
【摘要】云南进入新课改以来,对于第一次实施新教材的一线老师,我们经历了许多困惑与困难:对新增内容的畏惧,对已删除内容的留念,没有较好地把握好教材和落实好教材……这都给新课改的实施和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我们的反思和学习也将把新课程实施推向更高。【关键词】新课程;数学;高中;教学自2009年秋季开始,云南省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使用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三年过去了,我们已经完成了必修模块(必修一至必修五)和选修模块的教学。现在,回顾我们实践新课程的历程,反思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再去重新学习研究课程标准,重新认识和把握新教材,对于正在进行着的新课程,应该是有意义的。虽然在上新课程以前也进行了培训,但具体实施起来困难依然很多。下面就三年来我在新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反思。一、教学时间不够用新课改伊始,我校对新教材必修模块的教学顺序是: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早在新课程教学省市级培训时就感觉时间不够用,一学期要完成两本教材的教学,这在以前是相当困难的。由于数学学科的基础地位,我们学校一周排了7节数学课(新课标规定每周才4节)。尽管如此,高一四本必修教下来,我们还是感觉时间不够用,觉得很多内容匆匆而过、草草收兵,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其实,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体现知识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以函数为例,我们知道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线,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也知道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所以函数是教学的重点。而函数内容在必修一的第二章就出现了,我们许多老师在讲完函数的定义后就给学生补充了如何求函数的值域,而解决函数值域的方法随便也有七八种,这对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完全是一头雾水,而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来讲仍觉得讲得很吃力。其实,新课改必修一第二章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领悟其基本思想方法。对于这部分值域的讲解,只需要他们能用观察法,和从函数图像上得到函数的值域就可以了。有些问题的讨论与解决要放到后续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去。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如果要作比较深入的讨论,必然要用到不等式的知识。而学生在此时只能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关基本不等式的解法和不等式的证明要到必修五才能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