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图详解txt我爸说过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孩子,好好学习吧,爸以前玩麻将都玩儿10块的,现在为了供你念书,改玩儿1块的了。”K线图详解r
r
r
K线,又称阴阳烛,起源于300多年前的日本,当时日本粮食市场上有一位叫本间宗久的商人为了能够预测米价的涨跌,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市场米价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分析预测市场米价的涨跌规律,并将米价波动用图形记录下来,这种图形就是K线最初的雏形,故K线又称日本线或酒田线(也有称酒井线的),本间宗久的著作《风、林、火、山》(典出《孙子兵法》),后来被迅速推广到股市并向世界流传,其K线组合有若干种形态统计,由于本间宗久的家乡在日本的酒田,故其线之法被称为“酒田战法”。r
r
1990年,美国人史蒂夫尼森以《阴线阳线》一书向西方金融界引进“日本K线图”,立即引起轰动,史蒂夫尼森在《股票K线战法》一书中第一次向西方金融界展示了日本长期以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4种技术分析手段,破解了日本金融界投资人的秘密,展示了蜡烛图、三线反转图、砖块图、折线图的魅力。史蒂夫尼森因此而被西方金融界誉为“K线之父”“K线”是阴阳线的统称,那么,为什么叫“K线”呢?实际上,在日本的“K”并不是写成“K”字,而是写做“”日本音读kei,K线是“线”的读音,K线图称为“线”,西方以英文第一个字母“K”直译为“K”线由此发展而来。r
r
r
r
乌云盖顶的英语名称是“DarkCloudCover”,是一种看跌的K线组合。在股票、期货、外汇市场里,在一段上升趋势的末期,或在水平调整区间的上边沿,市场价格在第1个交易日大力收阳,第2天却高开低走,大幅下跌,跌幅达第1根阳线实体一半以下,这常常是一种见顶标志,表明后市价格失去上涨动能,可能转而下跌,我们称这种K线组合为“乌云盖顶”。r
r
r
r
形态特征:r
r
1、第1根K线为大阳线,承接前期上涨行情。r
r
2、第2根K线为大阴线,收市价深入第1根大阳线实体一半以下。如果全部吞噬该实体,就是看跌吞没形态,见顶意味更强。r
r
备注:r
r
1、第2天的阴线下穿第1天阳线实体的程度越深,该形态构成顶部反转可能性就越大,一般认为必须下穿过红色实体的50。如果没有下穿过红色实体中点,则最好等等,观看后市有没有进一步下跌信号。r
r
2、乌云盖顶发生在一个超长期的上升趋势中,还是个秃头秃脚的大阴线,反转下跌形态更加确立。r
r
形态原理:r
r
市场本来处于上升趋势中,有一天,出现一根大阳线。第2天市场开市向上跳空。此刻为止,买方完全掌握着主动权。然而市场并没有继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