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论的。在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教师让其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在通过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时,学生便会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习的欢乐,并进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被多次反复激发后,就慢慢形成了一种自尊和自信。而对某一事物的自信,可使学生对某一事物保持长久的兴趣。这也正是作文教学所必需的。
f3、能加深学生彼此间的了解,取长补短,逐步提高。学生主要归属两个群体:父母、老师构成的垂直群体;同伴、同学构成的水平群体。在垂直群体中,学生常处于隶属的次要地位,学习、交往等活动。受到成人的约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隔阂;在水平群体中,同伴、同学年龄相近,地位平等,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判断。因此在感情、心理上,他们更倾向于后者。作为一种开放式教学,学生互改互评作文法的潜在理论依据也在于此。它打破了学生之间互相封闭的局面,使改评者能亲自去品评同学的作文,能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同学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能依据自己的情感意愿去评判同学;使被改评者能看到同学对自己作文的态度,听到同学对自己作文褒贬的真实声音,并从中了解到同学改评、欣赏作文的水平及个人好恶。这样,通过长期的接触与沟通,同学之间彼此的了解就会慢慢加深。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平群体之间的影响也随之增强,并能与各种理性的“自律”成份同步增长,所以,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坚持互改互评作文,即可取长补短,逐步提高写作水平与改评水平。4、能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由于作文教学的程式化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学生作文雷同比倾向十分严重。因此,确立学生写作学习的主动地位、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应看作是作文改评改革的当务之急。互改互评,使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在认识同学的作文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接受同学的一些长处;在改评同学的作文时,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在收到同学为自己改评的作文时,可斟酌损益,平等争鸣。这样,学生就由过去被动接受老师的改评而变成了现在自己主
f动去参与改评。写作学习中,学生只有处于这种主动的地位,才能有选择地吸收他人的长处,并有所突破和发展,真正地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和个性。二、具体操作在教师认真准备的前提下,可按“自己修改互改交流综合评价简要总评”这几个环节进行。第一步:自己修改,互改交流由于学生年龄相当,社会活动面相似,认识问题的能力没有大的差别,因而大多数学生作文水平也相差不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