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得具备被拿捏的柔软与胶性,不然不行。小时候,为了找到好的土质,我们常常要跑很远的地方,要下很大的工夫。但好的胶泥却不是人人都能找到的。所以我们做孩子的时候,老师和大人们总是希望我们将来能做一块“好泥”,总拿好的泥土来打比喻,让我们长大成人后,一定要做一块能被拿捏且听话的“好泥”。于是,“做一块好泥”也就成了我们将来闯荡世界的一个标准。在我的老家,大人们常会说:这孩子将来会是一块“好泥”!这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夸赞了。久而久之,在我的印象里,只有能被拿捏,听话的泥土,才能算是“好泥”。其他的土质在我的眼里,都是无用的废物,甚至被加上了不好的烙印。不只是我,我们镇子上的孩子都是这个认识:长大成人后,一定要做一块“好泥”!时间久了,我被“好泥”的意识所强化,渐渐地形成了一种人生观念:将来不管到哪里,都要做一块“好泥”!这观念成了我人生在世的一种标准和向往。天下的“好泥”,自然是不多的。“好泥”的条件是柔软而又有胶性,永远要随着捏家手里的感觉变化。只有如此,你才能变成一块有模有样的“好泥”!长大成人后,我确实按照“好泥”的标准生活了许多年。只有先做一块“好泥”,人才能有出息,有前途。在我还不懂得更多事物之前,我把世上所有的好品质,好事情,好命运,都归结为首先得是一块“好泥”的范畴。我曾因为没有做到一块“好泥”而自暴自弃过,也曾因为自己不是一块“好泥”而伤心悲痛过。我在努力适应别人的过程中苛求过自己,可我还是没有令人满意。我似乎不适合做一块“好泥”。做“好泥”原来并不容易,甚至常常要与许多事物发生冲突。渐渐地我发现,大多数的人,似乎都不适合做一块“好泥”。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与“好泥”的标准相悖。活到40岁时,我才知道,我要做一块好泥的认识,原来是有误的。人总不能像一块胶泥那样任人捏造揉搓。天下有许多事,是需要个性的。许多有个性、有思想的人,反而做不了“好泥”。而那些从好泥当中被剔出去的渣子,往往倒有可能是金子、玉石或是稀有矿物。漫漫人生,岁月改变了我对“好泥”的认识。我不再按照“好泥”的标准去生活。不再单纯做“好泥”的想法,反而让我的生活变得自在,从容,丰富,有了更多的自主和自信。不过,我仍常常怀念小时候和姥姥一起捏泥人的那段生活。只是现在我才懂得,世上大多数的人,其实都不属于“好泥”。但他们并不是不优秀的人。正是因为我们不一定是一块“好泥”,反而可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