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人民币汇率对国内通胀率的影响
作者:唐欢来源:《新生代上半月》2018年第10期
1引言
随着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使人民币汇率变动更加富有弹性。汇率体现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而物价水平则是货币在国内价值的体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下,汇率的波动必然也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当前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GDP增速放缓,同时面临通货膨胀的问题,研究汇率变动与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对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
早期关于汇率与通胀的研究是以经济开放的货币模型来研究汇率的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研究者研究角度不断拓宽。部分学者从国别角度和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角度进行研究。而更多国内学者是从国内因素角度分析汇率与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贺根庆、王伟(2013)运用新凯恩斯混合Phillips曲线的分析模式和VAR模型,考察了通货膨胀预期、产出缺口、供给冲击、汇率等因素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结论是:通货膨胀预期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最为明显,供给冲击与产出缺口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也较为显著,但是汇率的影响与预期并不一致,实际汇率的上升并没有降低通货膨胀,反而对于通货膨胀有正向的刺激。王晋斌等(2009)通过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向国内物价水平的冲击进行了实证研究后认为,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后,汇率的短期和长期传递效应明显增强。
还有学者运用不同计量模型对汇率与通胀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白钦先,张志文(2011)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来实证考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于中国CPI的传递程度和动态过程,研究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非常有限,并且以半年前的变动对当期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但幅度非常小。张志敏、邹燕、崔廷剑(2014)选取了1996年至2011年的月度数据,建立了不同阶段的VAR实证分析模型,用以分析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1996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输入性十分显著,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对于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越发显著,而汇率制度改革并没有能减弱国际输入因素对于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刘子寅,范科才(2015)将反映不同通胀状态的变量作为门限变量,运用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TVAR)对我国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通胀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他们将通胀环境分为低增长状态和高增长状态两个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