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阅读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一本书中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让好书成为我们滋养心灵的甘露;让课外书给我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我们遨游在书的海洋里。通过读书,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在读书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一、目标1.喜欢阅读,养成一有空就看的习惯。每天至少看书1小时。2.阅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会略读。尝试把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3.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4.课外阅读能做到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精读的内容做到适当的标记和批注。乐于与他人分享阅读的感受,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能把所思所想写下来,初步学会写书评。自觉积累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体验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勤读乐思的阅读习惯。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初步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6.注重历史、科普、时文、实用文类书籍的阅读。7.每学期至少背诵优秀诗文40篇(段),背诵格言警句20句,精读7本经典读本并认真完成阅读手册,自选泛读10本儿童读物,读时文、实用文等20篇,写书评、做读书笔记30篇。一学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二、内容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我们要引导学生读各类书籍,如科普科幻、文化历史类、人物传记、儿童文学类、应用文类、时文类、美文、诗词等。努力推进晨诵和整本书的阅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晨诵15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诵《经典诗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1
f(一)晨诵内容安排晨诵安排
周次诵读内容
周次诵读内容
2
古诗《春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