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和人们的心境情感,在充分借鉴中国古典舞的形态、神情、劲力和韵律的同时,将民族对图腾中飞禽走兽的喜爱也融入其中,因此在蒙古族舞蹈中,随时可以看到手、脚、膝、腰、肩、头的配合,或强调某个部位,或整体统一舞动,集中体现舞蹈舒展、豪迈、强劲等风格特色。
从呼吸配合的角度看,蒙古族舞蹈习惯用呼吸带动步伐,在肩部、腰部、手臂的配合训练中,呼吸与踏步、拖步的配合有利于关节与气息之间的平衡协调。在表演后靠舞姿的练习时,蒙族舞蹈中横抻动作对马背民族英武勇敢有着充分的诠释,在此过程中,呼吸在重拍上的慢吐与舞姿配合,使观赏者清晰的看到健壮的蒙古人民在辽阔草原上生活的场景,有利于加深观众对舞蹈的理解。与慢吐气相比,吸气表现为弱拍上的快吸气,如趟步与手臂配合的表现,在手臂的带动下,肩部呈波浪状伸展,脚步前移,手部下压,随着呼吸的配合,使动作成弧形下沉,逐渐有节拍感,中心随着慢慢移动,在下个节拍再次上步时配合短暂吸气,在用呼吸衔接动作时即有利于演员在表演时的全情释放又有利于带动观众的情绪,实现情感共鸣。
从体态的表现风格来看,舞蹈中最有表现力的体态特征就是肩部、手臂和手腕。与其他舞蹈相比,蒙古族舞蹈对肩部的利用更为灵活,在对肩部体态的定义上也有很多种,如柔肩、耸肩、弹肩、甩肩、抖肩等,其中柔肩的动作相当美,弱化了肩部的僵硬,以夸张的方式将舞蹈力度和韧性灵活的揉化开,起伏有律的波浪状将舞蹈的美延伸到观众心里,看上去更有民族舞蹈特色。相对柔肩的绵软,弹肩和硬肩更有爆发力,静止与发力的配合,棱角与平滑的搭配给人一种活泼欢乐的美感。蒙古族舞蹈在手腕上的功力也不容小觑,手掌与手腕的上提、下压带动手臂展开动作,可以说手腕动作既是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又是最能打动人的细节动作。在手臂的表现方面,可以参看模仿大雁的动作,手臂弯曲有度,大臂带动小臂,再加上头和表情的配合,草原儿女豪爽欢快的场景立时出现在观众眼前。
从舞蹈步伐上看,蒙古族舞蹈步伐讲究扎实沉稳,在做训练时,膝盖下沉要柔韧,双脚实在落地,下身有力量,在舞蹈中,上身运动的同时,腿上脚上的动作更是不能停,时而配合圆场、时而轻快利落,如在空中飞翔的大雁,像在草原奔驰的野马,又如人们心中的律动。
从舞蹈节奏上看,蒙古族舞蹈节奏风格以明快为主,借以表现民族的热情与豪爽。在抖肩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看到韵律跳动,在翻腕的时候,蒙古族姑娘的欢乐与开朗很容易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