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职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作者:苏玉雄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
摘要:“理论不精、技能不强”已经成为影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是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现状谈起,结合我校“11505”的办学模式,阐述了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办学模式;中职;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12004702
计算机专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发展较快,已进入热门专业之列。据不完全统计,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约占中职学校学生总数的20。中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本该是满足社会对低层次计算机应用人才需求的主要力量,但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出现了“理论不精、技能不强,到了用人单位不受欢迎”的现象。
我校是国家重点职业学校,每年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240人左右,但就业情况令人担忧。据统计,我校的前几届毕业生计算机专业对口就业率不足40,而对口就业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的位置。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为了拓宽学生就业门路,让学生“广学”。例如,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有办公软件、硬件维修、VB程序设计、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Photoshop图形处理、AutoCAD基础教程、CorelDRAW案例教程、Flash动画制作、3DMAX案例教程、常用软件、3DMAX装潢、ASP动态网页技术等。要想精通如此多的课程,中职学生在校这么短的时间里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就必然导致学生毕业时所掌握的计算机技能覆盖面虽然很广,但不够专业,无任何就业优势。因此,必须解决中职学生“精学”与“广学”之间的矛盾。只有对现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一批批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计算机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培养目标与定位中职计算机专业主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的,应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能力。针对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这个目标,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实用为准,推行模块化教学。所谓模块化教学,即根据社会岗位群要求将专业课程分成几个专业针对性强的模块,集中开展专业课和实训课,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