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爱情的物欲层面。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悲剧比较
引言
《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从小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的过程中,清醒又迷惘、奋斗又彷徨、呼喊又苦闷。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是正值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俄国社会的大变革时代,经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俄国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起来,各种社会矛盾也随之而尖锐与激化。旧的农奴制度正在日趋崩溃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新的社会思潮已经出现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同时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也随之变化。人们开嘲笑由父母作主中间人作媒的俄国婚姻风俗年轻人则希望恋爱自由婚姻作主,安娜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笔下俄国上流社会的一位非常优秀而又极其复杂的女性形象。小说中安娜不仅美貌惊人娴雅大方而且心地纯洁、真挚、聪慧、富有洞察力和同情心。她对真正生活的热情向往对自由爱情的执著追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楼拜作为十九世纪法国重要的一位作家,小说家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福楼拜就是这样写小说的。他继承了巴尔扎克描写当代生活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小镇和巴黎农村为背景,写了很多发生在七月王朝时期和第二帝国时期外省和巴黎的生活力图通过作品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他认为人对自由、爱情、幸福的渴望都是无法满足的,资产阶级社会虽有一定发展,但社会生活的特点式新
1
f时代的人物或者平庸无能,或者充斥卑劣龌龊的欲望。在《包法利夫人》的创作中,他将人物包法利夫人的性格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来刻画,显得客观而又真实。包法利夫人有着女性的一切特质:美貌、善良、母性,不满现实生活的平淡和无爱情的婚姻追寻着理想的爱情和生活,试图超越现实去寻找理想的生活和爱情然而现实的残酷和无情导致她最终走向毁灭。两部作品中的两位女主人公都生活在十九世纪,一位是俄国上流社会的贵族阶层的女性,另一个是法国的小资产阶层的女性,但她们的悲剧都是起因于追求各自的爱情,安娜为了伏伦斯基放弃了自己的家庭,自己显赫的社会地位并且被她的交际圈所抛弃;包法利夫人为了赢得莱昂失而复得的爱情,经营她们在一起的美好生活,她背负了巨额债款,她们最终都为爱而死,用她们的生命来祭奠她们各自的爱情。两个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女性,都是为爱而执着,为爱而死。因此,将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