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浅谈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
幸福是一个主观的词语,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感受,当然也是一种生活价值的评价。我们经常说某个人幸福,然后祝愿某个人幸福,但是当你这样祝愿和希望的时候还包括着一种评价,就是说这个人现在还不怎么幸福,如果他非常幸福的话你的祝愿是多余的。相对于每个生活的个体来说,幸福是真切的。你们感到一种舒适感、一种成就感、一种称心如意的感觉,那就是幸福。所谓幸福广东,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提出,其定义为:让民众幸福更给力更持久。汪洋书记指出:“每个人都要为幸福广东尽职履责,幸福广东是共建共享的过程。”幸福像花儿一样,但却不能像筐儿一样,什么都往里装。“什么都装到幸福的筐里去解决,那是解决不了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我们的工作是努力为解决这些诉求而奋斗,但不意味着在一个时点上全部解决这个诉求。谈及建设幸福广东,汪洋书”记强调,领导要有清醒的头脑,社会要有正确的态度。他指出,建设幸福广东是涉及千百万人的事业,只有千百万人的共同努力,幸福广东才能建设成功。我认为,幸福广东,一定是共建共享的社会,是每个人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爱岗守责,既为社会作贡献又享有社会福利的社会。幸福广东的建设,既需要政府为转型升级搭建公共服务的平台,也需要每一个公民为此努力。有愿意追求幸福的民众,有以幸福为宗旨的社会氛围,幸福的阳光才能真正映照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这个社会
f充满爱与温馨,充满富足与欢乐,而每一个公民,也因此而过上体面且富有尊严的生活。幸福的蓝图总是容易令人激动,但激动并不能等来幸福。幸福的获得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离不开广东改革开放30余年来凝结出来的时代精神,既要敢想,又要会干。没有想法,一切都因循守旧,或许可以躺在过去发展的成果上舒服一时,或许可以在传统发展的道路上还能喝上一杯羹,然而,明知此路不通依然坚持,个人之所得建立在社会痛殇之上,焉能幸福,焉能志得意满?光有想法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实干和巧干。但无论是实干还是巧干抑或二者兼有,总归都是要会干。会干才能博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政治效益等各种效益的最大化,会干才能为幸福铺垫根基,让幸福成为发展的必然成果。幸福的获得,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发动智慧,以现代化的意识来解放思想,推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