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1.了解目前我校开展校本研修的基本情况,发现校本教研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存在的问题。2.总结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已有经验,探寻适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方式,为制定我校校本研修的发展方向,进一步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推进校本教研的实施,提供依据。二、调查的形式:1、学生问卷2、教师问卷及座谈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集体座谈的方式进行。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查。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针对问卷调查中反映的我校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调查和集体座谈。同时对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已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收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全面、深入、科学地分析,形成关于我校校本研修真实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的调查报告。三、调查的主要内容:1、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现状(一)学校部分教师观念落后,缺乏对自身成长的关注。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决不仅限于熟悉新教材和执教新教材,更关键的在于教师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的转变,以及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方法、教学行为的一系列变革。部分老教师习惯于运用自己数年来业已形成的传统教学经验模式,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f二缺乏专业引领,研训形式单一。校本研训作为一种被许多专家和教师认可的研训方式,它有着其坚实的理论支撑,如反思性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理论等都是校本研训的理论基础。调查一下许多学校的校本研训,研训形式泛化的情况很多,教师学历进修、教师政治学习、写学期个人工作总结等工作经过名词转换,都被装进了“校本研训”这个“筐”里。以至于不同的学校开展的校本研训,从内容到形式再到结果,甚至连学校的总结都如出一辙。这反映出校本研训管理中存在的不务实,不严谨的工作作风。由于研训任务来源偏向于外部,缺乏研训动力。尽管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提高专业素质、解决问题的需要,但是教师和学校的需要并没有在概念上和行动上最终促成“校本研训”成为现实。(三)研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是有规律的,教师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然而,我们很多时候在实施校本研训的过程中却不考虑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盲目跟风,随意的安排研训活动,既缺乏总体规划又忽略了教师的长远发展,对教师在岗的自我发展方式关注不够,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