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就体会到为什么要使用L1这样的软件以及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个软件。L1的操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通过适当的峰值控制使数字信号电平最大。通过高频脉动和噪声包络使信号解析度最大。
1、2、
关于最大电平一个数字信号的最大电平是由声音文件中最高峰值控制的。简单地做一个充分化(
ormalizatio
)处理就可以发现信号的最高峰值,然后提升整个电平使信号峰值达到最大数字信号电平。但是很多峰值信号都
f有很短促的持续时间,这时就可以将这些峰值信号稍微降低几个dB,降低后人耳基本听不出效果。对于那些熟悉数字编辑系统的用户来说经常会以手动的方式对那些可能引起麻烦的峰值信号要重新“画”一下。通过上述对峰值电平的处理,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对信号的总体电平多提升几个dB,这就比单纯地对信号进行充分化所获得的总体电平要高。
L1超级极大化器通过使用前视功能有效地避免了声音的过量放大。前视功能可以预测并重新修改系统的峰值信号,并使信号基本上没有人工处理的痕迹。由于不必担心信号的过量放大,用户即使在使用以“砖墙限制”为主的效果时也可以有充分的信心进行处理。关于最大解析度任何对原始数字信号的处理(包括混音、增益变化、均衡、动态处理等等)通常都会增加代表数字信号的数字位数。传统的切断使得每次信号被处理都会以损失低位字节为代价,而人耳往往会以这些低位字节所代表的信号信息来建立一个声音立体声空间,当数字音频信号低位信息丢失掉以后,声音听起来就会缺乏空间感和透明度。L1所采用的IDR技术就是用来防止数字信号低位字节所代表的声音细节损失的。即使是在处理16bit数字音频信号的时候,通常也是使用24bit或者更高(L1中使用的是双精度处理)的精度进行处理。但是当信号通过四舍五入或舍位(将低端8位去掉)等方法将精度重新减至16bit的时候,四舍五入所产生的误差就会引起低电平时信号的噪音,并引起信号永久性的不可恢复的精度损失。如果音频信号被如此反复处理并且每一次精度都重新降低至16bit,致使误差累计并引起明显的信号保真度的损失,最明显的方面是这些累计误差会引起混音信号中低电平信号声音色彩的偏离。而人耳正是通过这些低电平的信号信息来建立立体声的空间形象,如果信息损失,势必会影响到声音的这些听觉感应。解决的办法是在每次信号的数字位数加长后又变短的时候(如每次对数字信号处理的过程)加入适当的高频脉动和噪音整形。为什么使用它们,它们是什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