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2)通过改革,使齐国实现国富兵强。(2分)(3)商鞅(1分)法家(1分)地主阶级(1分)(4)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出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5)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分)(6)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言之有理即可)33(1)商鞅;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2)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有国军直接派官吏治理。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3)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是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答出都江堰即可给分)。34(1)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2)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3)成功了。因为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5它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A、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秦国的战斗力大大提高。C、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D、它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36
f(1)分封制(1分)(2)县制(2分)(3)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4分)37【解析】(1)题目中给出的是在战国时期的秦王命人修建的,所以错误;(2)材料中描述了该工程的作用,可见设计是合理的,正确;(3)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材料中的“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可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5)“铁制工具的使用,使战国时期的各国都能兴修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所以正确。38【解析】本题考查的古代的改革,(1)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及其性质(2)考查的是孝文帝改革的意义(3)根据课本答出忽必烈的重农措施即可(4)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合理即可。本题属于基础知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