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程的频繁出现,给旋律带来了蓬勃的朝气和刚毅的性格,塑造了年轻人愉快地走向生活的形象。呈现的是一幅愉快、欢喜的画面!《泪雨》在最后一节,主角难淹心中澎湃,眼里开始充满着泪水时,少女却突然以“快要下雨”的理由离他而去。这个诗节可以有多种诠释,例如为何男主角突然热泪盈眶,整首诗原有的快乐气氛在此被破坏,男主角的泪水掉落在水面,使原来两个人依偎在一起的画面被打散,这或许暗示此美好的画面将不再存在。
《小溪的催眠曲》最后一首可能是最难被解读,或有多种理解方式。这是表示小河在主角死后所唱的摇篮曲,舒伯特以类似摇篮曲般的节奏、重复的乐句及和弦,从头到尾用弱度的音量来制造出宁静一体的画面效果,或许到最后主角终于和小河合而为一。
(二)标题性特征
1.标题性使读者可以从标题就一目了然的了解到作品的内容。(1)“花”在第9首《磨坊之花》中象征希望、爱情,但在18首《枯萎的花》却代表冬天的寒冷、希望破灭和失去的爱情。从标题我们就可以预想到歌曲的整体情绪及故事的情节。虽然主角已失去了少女,但他仍希望少女能永不忘记他的忠贞,尽管诗里说到春天将带来希望,但它仍是充满悲观的诗。对浪漫派主义者而言,一个失去自我和爱情的人没有存在的必要。(2)第14首《猎人》,忽隐忽现的的猎人终于在第14首正式登场,男主角马上感受到他的威胁,警告猎人远离他的爱人;但对女主角而言,猎人代表“阳刚男性”。从标题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这首歌曲的主题是猎人。(3)“让青草装饰我吧,让垂柳把我掩盖,只因为我的爱人,她喜欢绿颜色”姑娘喜欢绿颜色,青年磨工也酷爱绿颜色,通过诗词我们就知道这是《可爱的颜色》,因为喜欢,所以是可爱的!标题性的作用得以体现。2.从标题我们就可以预想到歌曲的整体情绪及故事的情节。
6
f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第七首《急躁》恰如标题,描写主角对现状开始不耐烦,希望赶快让少女知道他的心意。这首诗歌又以四段相同长度的诗节形成,而每一诗节的最后一句都是“你是我的一切,我将永远属于你”。舒伯特为了营造主角的烦躁心情,以三连音的快速钢琴前奏来启发整曲,他也大量运用从其他调性借来的装饰和弦,似乎想低调处理主角热烈的感情,或是想刻画主角内心的不定而且迷失自我的感觉。(2)第17首《讨厌的颜色》“我真想离开这地方,到另一个世界去,为什么森林和,田野,到处都是绿颜色?”由于爱情的不幸,使青年磨工由r